最近朋友來問我買車建議,各種預(yù)算的都有。其中問得最多的問題,就是十多萬買一臺轎車怎么選?對此,小編立馬想到了最近很火的一款的車型——斯柯達(dá)明銳PRO 。作為上汽斯柯達(dá)品牌今年最重要的一款全新車型,明銳PRO的出現(xiàn)可謂是裝備十足。有了解的都知道,它和大眾的速騰、寶來、朗逸、以及亞洲獅ALLION是同級車型。那么,明銳 PRO 和同級別同價位相比,產(chǎn)品力表現(xiàn)如何呢?今天我們就深度來分析一下:
明銳 PRO
放眼 A+ 級市場,代表車型大眾速騰、新晉選手亞洲獅,整體的尺寸都不及明銳 PRO。例如亞洲獅 1780mm 的車寬,在 A 級車型中都算比較窄了,而明銳 PRO 除了車長與速騰打平外,寬度還比速騰多了 32mm,而車身寬度也恰恰是決定車型級別的重要參數(shù)。
所以,我們接受速騰和亞洲獅都是 A+ 級的話,那么明銳 PRO 也完全可以說實現(xiàn)了從 A 級到 A+ 級的蛻變。
而下面我們需要了解的,就是除了尺寸之外,這款車在其它方面是否也有足夠的進化。
除此之外,明銳車系還有國內(nèi)三廂轎車市場非常罕見的產(chǎn)品屬性——掀背式尾門,打開后能形成一個和座艙連通的碩大后備箱,功能實用性強于兩廂轎車,甚至不輸同級別的 SUV。而這個屬性,也延續(xù)到了明銳 PRO 上面。
平心而論,當(dāng)我看到明銳 PRO 的座艙時,真的是瞬間吸引了我的目光。宏觀來看,座艙就透著精細(xì)的氣質(zhì),中控大屏、鍍鉻飾條、皮革包覆、縫線、亮面裝飾……各類提升座艙氛圍的用料工藝,都用上了。
明銳 PRO 和高爾夫 8 同為 MQB EVO 平臺,而這個平臺的重點升級之一,就是數(shù)字化電子功能更加先進,不過個人覺得比高爾夫 8 更合理的是,明銳 PRO 沒有采用雙聯(lián)屏設(shè)計,中控臺反而顯得更加清爽。
導(dǎo)航信息也可以直接鋪滿儀表屏:
而在用料上,明銳 PRO 已經(jīng)不再是處處塑料的質(zhì)感,中控臺、車門板上大量采用了皮革包裹,縫線和打孔處理隨處可見:
此外,明銳 PRO 的后懸架也從現(xiàn)款的扭力梁非獨立懸架,全系升級為多連桿獨立懸架,同時還全系標(biāo)配了 6 安全氣囊。
而考慮到其它機械和功能配置的升級,以及整體尺寸、用料的變化,單從定價來看,明銳 PRO 還是稱得上 " 加量不加價 "。
那么在競爭對手面前,明銳 PRO 的產(chǎn)品力如何呢?
豐田亞洲獅全系標(biāo)配 2.0L 發(fā)動機,定位 A+ 級的明銳 PRO,當(dāng)前也僅僅推出了 1.4T 版本,動力表現(xiàn)也基本和 2.0L 自吸發(fā)動機相當(dāng)。所以對比配置的話,可以和競品的高動力版本進行比較。
首先和搭載相同動力系統(tǒng)的速騰相比,明銳 RPO 在主動安全方面較速騰領(lǐng)先一個時代,從 14.99 萬的中配就配齊了車道保持、主動剎車和自適應(yīng)巡航,也就是具備了 L2 級自動駕駛,而速騰即便是到 19.29 萬的頂配,也依然需要選裝這些配置。
而在具體的各類功能方面,明銳 PRO 在無鑰匙進入、全液晶儀表、電動座椅調(diào)節(jié)、座椅加熱及通風(fēng),以及后視鏡自動折疊等方面,價格門檻都比速騰要便宜 3 萬左右。
目前速騰的終端優(yōu)惠大約為 4 萬左右,在明銳 PRO 上市后不降價的前提下,兩款車在同等價位上的功能配置基本相當(dāng),但是明銳 PRO 還會比速騰多出一套 L2 級自動駕駛。
而剛剛上市的亞洲獅,配置方面像倒車影像、無鑰匙進入、座椅加熱、電動座椅等一系列功能配置,明銳 PRO 的價格門檻都比亞洲獅低 2-3 萬元。除此之外,明銳 PRO 還具備亞洲獅全系都缺失的座椅通風(fēng)、多色氛圍燈及 HUD 抬頭顯示器。對此,你覺得明銳PRO目前的預(yù)售定價合理嗎?
總結(jié):總的來說,速騰、亞洲獅都是很適合家用的,只是相比來看,明銳PRO的表現(xiàn)更好一些。并且明銳PRO的預(yù)售價13.89-15.99萬,性價比還是很高的。如果有想要追求高顏值和大空間的朋友,真的不如看看明銳PRO這款車,相信你一定會覺得物超所值的。